经济信息

【权威解读】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2022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考验,天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运行保持持续向好态势,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不断拓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就业物价保持稳定

2022年初,天津市首战奥密克戎,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经济开局保持增长,一季度GDP增长0.1%;二季度,迅速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连续出台实施“稳经济35条”“助企纾困15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上半年GDP增速恢复至0.4%;前三季度,经济回升势头进一步巩固,增长1.0%;四季度,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更多超预期因素挑战,抓好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和稳经济各项政策举措落实,经济发展顶住了压力,保持持续向好态势,全年GDP增长1.0%。

出台一系列稳企扩岗促就业措施,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施针对性稳就业政策,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36.0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保供稳价成效良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始终保持在2%以内,全年上涨1.9%。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型企业继续壮大。截至2022年末,天津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8家。全市每万户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 260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神工脑机交互系统面世,“天津号”纯太阳能车迭代升级,康希诺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获批使用。全年市级科技成果登记数1703项,年末有效发明专利件数比上年增长17.9%。

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4.2%和24.4%。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新服务、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3%和12.2%。网上零售更趋活跃,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9.8%,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1.3%,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天津已集齐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离岸贸易、海外仓和保税维修全部六种国务院加快培育的外贸新业态。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和兜底保障有力实施的带动下,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2%,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4.2%,转移净收入增长7.1%。城乡收入更趋平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3,连续4年缩小。

城市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地铁10号线建成通车,37条市政道路竣工开通,完成停车场建设27处,增加停车泊位700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扎实推进,全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77个,惠及居民10万户,改造供热旧管网108公里、燃气旧管网404公里。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均达到监测以来最好水平。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5.1%。

四、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绿色安全屏障不断巩固

综合能耗呈下降态势。完善能耗“双控”工作,着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下降3.5%,降幅居全国前列,煤炭消费量下降1.6%。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水平继续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77.2%,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871”重大生态工程深入实施,绿色生态屏障区内蓝绿空间占比超过65%。完成海河绿芯生态修复,完成土方工程190万立方米,植树4.7万株,林地9600亩,整合修复耕地4051亩。复垦复绿持续推进。

五、高水平开放不断拓展,开放型经济优势日益彰显

进出口额创历史次高。2022年,进出口总额8448.52亿元,其中出口3803.59亿元。商品结构持续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和进口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高3.2个和16.6个百分点;飞机、汽车、冻品进口和二手车出口居全国前列。民营主体动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3.1%。出口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比59.8%,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贸易方式更趋多元,“一带一路”、RCEP等新兴贸易伙伴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出口占比均超过3成,分别比上年提高0.9个和2.6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提速加力。2022年,实际利用内资增长9.5%,其中北京在津投资占比达到50.1%,河北在津投资占比3.7%。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0.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38.3%和62.1%。

六、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民生保障投入持续加大。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七成以上用于民生领域。民生相关产业产销稳定。居民“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丰盈,全年粮食总产量和蔬菜产量均突破250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产量已经连续7年保持在200万吨以上,且连续4年增产;规模以上工业中,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重点民生商品供应充足,限额以上粮油食品零售额增长3.5%,中西药品零售额增长19.8%。保基本兜底线坚实有力。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全市低保对象12.35万人,特困供养人员1.19万人,新增残疾人就业5607人。全年社会救助总支出22.85亿元,医疗救助总人数15.10万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老一小”工作扎实推进。年末全市老人家食堂和养老机构家数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3%和10.1%。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1305个,床位数1.31万张。认定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94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5万个。医疗卫生力量继续加强。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282个,床位6.8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44万人,全年诊疗人数超过1亿人次。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8个,文化馆17个,博物馆72个,公共图书馆20个,街乡镇综合文化站257个。

总的看,2022年,天津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在国内外形势更趋严峻复杂和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有效应对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勠力同心、辛勤打拼的结果。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之年,要坚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深入实施“十项行动”,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分享到:
IE版本小于9,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